设法用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为农村地区带来现代化的能源,正是今后几十年能源工作者的一个明确的使命。
装机大于100千瓦的光伏系统必须要登记,以便于向市场提供多余电力。一直以来,西班牙拥有着成熟的太阳能发电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对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的人征税,相当于让骑自行车的人为加油站支付税费,而他们从来不会使用这些加油站,所以这项法律是很荒唐的。新法律还禁止装机高于100千瓦的光伏系统进行电力销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加大太阳能使用者的税赋是可笑的。独立微电网系统显然不需要支付任何过网费。而不久前新出台的法律则对准了自发自用太阳能光伏系统。
官方解释似乎难以服众UNEF认为,对于西班牙的非大陆地区,新法律的意义并不大。但是使用太阳能往往要依赖各类能源基础设施和输送网络。其中,多晶硅产量约为10.5万吨,同比增长20%;硅片产量约为68亿片,电池片产量约为2800万千瓦,均同比增长10%以上;组件产量约为3100万千瓦,同比增长26.4%。
所有的光伏产业文件,表面看促成了装机总量变化,背后却是推动一个产业质变过程的力量。相反,十二五以来我国光伏产业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国家重视、高度定位;国内市场迅速扩大;产业管理日益规范;加速产业整合,更多光伏企业学会了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在第一波涌入光伏领域的热潮渐退后,随着各级政府对光伏电站的政策扶持加大,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打开,上游产业链回暖迹象明显。整装抬首,顿觉对我国光伏的思考已经不再是如何赶超世界,而是如何走在世界的前面。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曾表示。
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从2010年的89万千瓦起步,到2015年三季度定格3795万千瓦,规模体量实现了超过40倍的扩充,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500万千瓦装机目标。对抗让这个行业不断进步,而调整则使行业保持了应有的韧性。
预计全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将略高于1500万千瓦,截至今年底累计装机总量将达到4300万千瓦。当年被外媒称为对我国光伏产业灭顶之灾的双反,在首轮调查过去4年之后回头看,我国光伏产业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倒地不起。因为有了国内市场的支撑,光伏组件出口的地区也日趋多元化,对国外单一市场的依赖已经解脱。双反这个词,从2011年说到2014年,从我国光伏产业崛起后就没有消停过。
与此同时,十二五以来光伏迅速成长的脚步,也难掩当前所面临的弃光限电困境。对比风电行业的统计数据不难发现,甘肃与新疆也是弃风限电最为严重的地区。在经历了低谷后,我国光伏产业自2013年开始回暖,2014年以来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政策、投资、市场热点纷呈、交替更迭。美欧双反、产能过剩、持续亏损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下,这个资本追逐的朝阳产业在十二五中期深陷萧瑟。
同业之间、政企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关系。在政策支持加强、国内市场不断拓展的情况下,我国光伏行业逐步走出低谷,今年以来更是加速回暖。
一场针对光伏业的拯救大兵瑞恩行动密集展开,受政府持续、强大的力挺作用影响,去年以来光伏行业热情重燃、产业上下游全面回暖。政策力挺国内市场蓬勃发展十二五光伏发电目标从最初的500万千瓦,经过几次上调最终确定为3500万千瓦。
弃光主要发生在甘肃和新疆地区。驻足历数,5年间,我国光伏产业已将组件生产能力全球第一、发电年度新增规模全球第一之冕纳入囊中,年内有望将取代德国跃升世界第一光伏装机大国。业内预计,今年四季度由于受国家能源局增调光伏装机量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可能出现跳跃式增长,有望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光伏装机大国。国家能源局表示,下一步将多措并举解决局部地区弃光限电问题,探索建立光伏发电与电网、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发展的机制。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306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30亿千瓦时,弃光率为10%。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主要光伏产品出口额达到100亿美元。
这是光影沉浮、云开渐明的5年。国内应用市场的迅速启动和蓬勃发展,与能源主管部门对光伏产业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
市场热情在前三季度的光伏并网装机数据里已有充分体现。粗略统计,在2013年和2014年的两年中,国家级光伏支持文件数量达到20余个,各地方政府的配套文件更是上百个,各地区给予光伏发电的补贴标准从每千瓦时0.1~3元不等。
而得益于各项利好政策,光伏国内应用市场迅速启动并扩大,上下游企业的盈利情况也明显好转。光伏企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前10家组件企业毛利率超过15%,多数企业扭亏为盈。
在我国光伏产业短暂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规律始终不变:近期的变化总是被放大,远期的变化总是被忽视。这意味着,西北一些省份正面临弃光叠加弃风的不利局面11月2日,沙特电力公司(SEC)与西班牙Inteq Energia太阳能公司和沙特SSEM签约,在红海沿岸的Tabuk建设运营Green Duba电厂。世界银行称,沙特是目前世界上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能耗需求以每年6-8%的速度增加。
建成后将成为沙特第一个集成太阳能发电能力的火电厂,由于具备太阳能发电能力,该电厂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将少消耗300400万桶燃油,年减排温室气体45万吨。该电厂总投资25亿里亚尔(约合6.67亿美元),为火力和太阳能集成电厂(ISCC),设计总装机容量605MW,其中太阳能发电能力43MW
他们经过五年的研究结果发现,先将沙子溶于碱性溶液,再用酸中和并使其沉淀,便可提高沙子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的纯度,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技术。据了解,这种制造方式消耗的能源不及传统工序的五分之一。
据悉,研究者将来计划在日照强烈的沙漠中铺上以此造出的太阳能电池,再将产生的电力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增产,以实现发电量成倍增长。关于用沙子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方法,精通太阳能发电的东工大特聘教授黑川浩助(73岁)评价称:虽然还没到工业实证阶段,但作为基础技术或将充满魅力。
他还表示,在撒哈拉沙漠上铺满太阳能电池使其变为巨大太阳能发电站也不会是无法实现的梦想。不过实际上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并不需要如此高的纯度,因此鲤沼等人认为用沙漠中取之不尽的沙子而非通常使用的硅石,通过两道简单的工序就可造出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鲤沼在伦敦发表演讲时强调:这种技术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降至目前的三分之一。然而,日本政府每年向鲤沼等人的科研项目投入的约9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69万元)补助已经结束,能否继续得到该补助尚不明朗。
通过向全世界铺设输电网,力争2050年供应人类能源需求二分之一是其最终目标。科研团队将该计划定位为登陆月球的美国阿波罗计划的日本版,抱有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野心。
此后建造更大的反应炉并转移到阿尔及利亚进行实验,在当地成功实现了生产。据日媒报道,近日,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鲤沼秀臣(74岁)等人与阿尔及利亚奥兰科学技术大学展开共同研究,发现可以用沙漠的沙子低价制造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
为实现该计划,确立降低输电损耗的超导技术也是前提之一。鲤沼在有沙漠的土库曼斯坦也着手展开研究,同时也在寻求与英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计划开展合作。